紫外線是指波長范圍在100~400m之間的不可見光線,紫外線的波長不同,作用也不同。紫外線按照波長劃分為四個部分:A波段(UV-A),稱為黑斑效應紫外線(400~320nm),有附著色素及光化學作用,也稱為化學線;B波段(UV-B),稱為紅斑效應紫外線(320-275m),有促進維生素D生成作...
紫外線消毒
(1)、紫外線特性及消毒原理
日光照射是天然的消毒方法之一,其實質是利用天然光源中的紫外線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。
紫外線是指波長范圍在100~400m之間的不可見光線,紫外線的波長不同,作用也不同。紫外線按照波長劃分為四個部分:A波段(UV-A),稱為黑斑效應紫外線(400~320nm),有附著色素及光化學作用,也稱為化學線;B波段(UV-B),稱為紅斑效應紫外線(320-275m),有促進維生素D生成作用,稱為健康線;C被段(UV-C),稱為滅菌紫外線(275-200m),具有殺菌作用;D波段(UV-D)、稱為真空紫外線(200~100nm),能有效產生臭氧。
紫外線消毒是一種物理消毒方法,并不是殺死微生物(細菌、病毒、芽孢等病原體),而是使其喪失繁殖能力進行滅活。紫外線消毒的原理通常認為主要是用紫外光C波段(UV-C)改變和破壞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核酸(DNA或RNA),使其突變,改變其傳轉錄特性,使生物體喪失蛋白質的合成和復制繁殖備能力。紫外線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。